金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是 Au,原子序數是 79。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作為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金在史前時期已經被認知及高度重視,畢竟有誰能不喜歡金光燦燦而且還不易改變性質的黃金呢。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好吧,雖然現在黃金也很稀缺),這種金屬常常被用于權貴階級的裝飾及祭祀等重要儀式。古代的封禪書,以水和金粉為泥,用來封玉牒,在漢代應劭的《風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中有言:“剋石紀號,著己績也。或曰:金泥銀繩,印之以璽。”(1)
新石器時期,古人用植物汁液調和天然金粒,涂在石器表面,以作裝飾,還可以顯示主人地位,這應當是最早的泥金工藝了。
在前 6 世紀至前 1 世紀,黃金就已經開始以貨幣的形式使用。最早已知使用金作貨幣的地方為呂底亞。在前 6 世紀或前 5 世紀期間的中國,一種稱為郢爰的金幣已在楚國流通,“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這是我國已知出土的最早金幣。
除了作為貨幣使用,由于黃金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工藝技術的提升也豐富了黃金的藝術屬性。在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的邁錫尼文物陳列區中收藏著著名的“阿加曼農黃金面具”,其形象是在錫尼國王阿加曼農死后,依其面貌所制成的黃金面罩,是強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的最好明證。(3)
作為文明古國的我們,雖然與希臘相隔萬里,但是在對黃金的利用上卻是不謀而合。在 2020 年的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隊中,出土了令世人震驚的金面具、金權杖等一系列重要的金制文物,古蜀文明中對于金器的崇拜可見一斑。(4)
可以說,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對黃金都愛的深沉且持久,用來形容鉆石的“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也許用來形容黃金更加合適,以至于人們甚至想方設法地開發這種稀有的貴金屬,甚至把它制成彩繪顏料,用以裝飾瓷器、漆器等工藝品。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婚嫁是中國古代作為四大喜事的頭喜,在古代寧波地區,一類流光溢彩的嫁妝必不可少,它就是泥金彩漆。作為我國的第一批非遺,泥金彩漆涵蓋了貼金飾彩,結合砂金、碾金、碾銀、瀝粉、描金、開金、撒云母、鋪綠、鋪藍等多種手工藝技術,富麗堂皇,流光溢彩。
在我們把目光放在閃耀的金礦前,讓我們先抬頭望向那深邃無垠的太空吧,按照當前的研究,恒星中的核聚變反應在“熔煉”原子核的過程中,會使其質子數增加,形成了原子序數更大的元素。
然而這一反應并不是無限的,恒星的核聚變反應可以一直持續到生成鐵原子核。鐵原子核是所有重元素中最穩定的,當恒星的質量足夠大時,它就可以繼續促使鐵原子核發生核聚變,而當它促發鐵原子核發生核聚變反應時,會同時產生超新星爆炸,在那一瞬間,它會綻放出生命最后最絢爛的華光。同時,鐵心將不斷捕獲中子,產生原子序數比鐵原子大的元素,以及周期表底部的各種重金屬,還有令人垂涎的貴金屬。
但是,所有的金是不是就在其中生成了呢?答案還是不準確的,也許超新星爆發的確生成了一部分金,但是這并不能解釋為什么宇宙中會有這么多比鐵元素原子序數更大的元素。于是科學家們發現了宇宙中另一個鬼鬼祟祟的煉金術士“中子星”,或者說是“雙中子星系統”。
當超新星發生爆炸時,恒星其內部的核心被強大的重力擠壓,內部的質子和電子被迫熔合形成中子,從而將核心變成中子星。中子星是極其致密的天體,一勺子中子星物質的質量就可以達到上億噸的水平。如果兩顆中子星在宇宙中相遇,它們會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相互靠近,并最終合并到一起,引發中子星聚變,中子星合并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金元素、銀元素等原子序數較大的元素。
中子星聚變和超新星爆炸都能產生黃金,但是二者的“產量”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如果說超新星爆炸能產生相當于月球大小的黃金,那么中子星聚變則能產生類似木星大小的黃金,比前者多出數萬倍,堪稱宇宙最強“煉金術士”!但是,超新星爆發和中子星聚變這種天文現象在宇宙中本來就不多見,這就是為什么包括金元素在內的重金屬元素在宇宙的含量特別低的原因,物依稀,因此就貴了。(7)
在領略完深空的魅力后,我們再俯視我們愛的深沉的大地吧。在 45 億年前地球形成的初期,我們的大地還是一個大型的熔爐,宇宙中帶有一些金屬原素的小天體在它撞擊地球的時候被熔化,其中的貴金屬也被留在這口“熔爐”中,液態鐵由于密度大而流向地心,形成地核,由于金的密度大,重的物質向地心集中,熔融的液態金便隨之往地心下沉。
這就造成了原本在宇宙中就稀少,在地球上更少的金,在地殼內僅有 1% 左右,但在地核內的卻占了地球上金元素總量的 99%。而且各位就別想著挖穿地核開礦了,不提技術難度拉滿,提取出來的金也具有很高的放射性,作為裝飾品的話秀是挺秀的,但涼也會涼得很快。
于是乎,人們就把眼光盯向了地殼中所剩無幾的“1%”,好在我國是世界上黃金占有量前三的國家,不用苦兮兮的看著別人吃“葡萄”。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我國逐步開展了針對金礦資源系統性的地質勘查,在地質科考大隊數十年的科考活動下,我國的金礦分布與成因終于得到了較為系統的梳理。
結合我國金礦區位圖與地質構造圖,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國金礦主要分布在地臺和地槽的交界地帶、地槽內部的隆起地帶、切割較深的大斷裂控制地帶,很明顯金礦床的成因與地質構造活動密切相關。(9)
例如,最重要的金礦成礦帶 —— 魯膠東成礦帶。該帶位于膠遼隆起之魯東隆起區,區內廣泛出露新太古界、元古宇基底變質巖系。區內巖漿構造活動頻繁,太古宇變質巖系經歷多期構造巖漿熱事件作用后,形成混合花崗巖和殼源重熔型花崗巖,為膠東金成礦提供了礦源與熱源,得天獨厚的地質優勢使得該區域一出生就站在終點線上,一舉成為我國目前產量最大的黃金基地,當真就是“靠天賦吃飯”的典范。
而魯膠東成礦帶,又處于華北地區,華北地區以華北陸塊為主體,北部為天山-興蒙造山系,南部-東南部為秦嶺-大別-蘇魯造山系。總體處于古亞洲、特提斯和環太平洋三大構造體系交匯部位,地質演化歷史悠久,巖漿活動頻繁,具有優越的成礦地質條件,其內涵蓋了華北、大興安嶺、秦嶺-大別-蘇魯等重要成礦省。區內礦產資源豐富,建國以來已發現 160 余個礦種、15000 余處礦產地,構成了多處重要的國家級礦產資源基地。
地與地之間的差距就是這么大,魯膠東成礦帶不僅是“出生自帶天降異象”了,人家還妥妥的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同天命所歸那般,膠東地區又正處于環太平洋與古特提斯兩大構造域的交接處。
中生代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的俯沖以及郯廬斷裂頻繁活動,使膠東地區發育一系列 NE-NNE 向之間,更偏北一些,是地質術語。)壓扭性斷裂。由于劇烈的殼幔與成巖成礦所產生的作用,膠東巖群內的金組分活化、遷移、富集,成為膠東地區金礦重要的礦源層。在擠壓為主的構造應力作用下,地表隆起,花崗巖侵入,使成礦物質活化,從而在 NE-NNE 向構造成礦有利的部位形成金礦床。(12)
天星一碎入凡塵,熔融再造始得金。從宇宙璀璨瞬間誕生的金,如同安家異鄉的游子,它傾聽過古埃及尼羅河流域的咆哮,感受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和風,端詳過國古羅馬帝國的如日初升,也見證了華夏大地的潮起潮落,它不因時間而變化,也不因環境而變化,熠熠閃光,它來自星空,也訴說歷史。
參考文獻
潘壘 邵良 魏怡菲.寧波泥金彩漆的傳承與發展 (J) 中國生漆.2020,39 (03)
王豪 張曉艷 楊青海.我國金礦分布概況 (J) 地質科技情報.1989,(04)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我國金礦資源分布特征及國家級實物地質資料篩選 (J) 現代礦業.2016,32 (03)
李俊建 彭翼 張彤.華北地區成礦單元劃分 (J) 華北地質.2021,44 (03)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膠東牟乳成礦帶板塊碰撞成礦作用及找礦方向 (J) 黃金.2011,32 (02)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