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不敢碰,銀行理財也虧了本來想買國債,沒買到北京的王女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她剛剛被銀行的理財經理推薦了一款理財保險她覺得利率不錯,有保障,所以想安心
界面新聞記者在此前對北京地區銀行的走訪中也發現,目前以萬能兩全保險,年金保險,終身壽險等理財型保險為主多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未來利率下行是大勢所趨,保險產品相當于提前幾年鎖定收益
2021年,五大上市險企銀保渠道總保費達到1622.75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CPIC人壽銀保渠道新保費業務超越代理人渠道
盡管近期表現亮眼,但銀保渠道也存在產品結構單一,轉型壓力大的缺點在代理人流失導致人身險業績下滑的背景下,銀保渠道能否為保險公司撐起一片天
保險導向的銀保渠道
從五大上市險企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數據可以看出,銀保渠道表現突出在數據增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PIC人壽的銀保渠道
年報顯示,CPIC人壽銀保渠道2021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74.57億元,同比增長223.5%2022年第一季度,CPIC人壽銀保渠道的表現拉動了整體保費規模保費從去年一季度的11.75億元躍升至今年同期的116.6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92.9%
銀保渠道一季度新險業務保費達110.3億元,超過代理人渠道92.19億元,成為中國太保一季度新險保費最大貢獻渠道,直接推動中國太保一季度新險保費同比增長22%。
其余四家保險公司的銀保渠道也實現了快速增長2021年,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銀保渠道實現總保費493.26億元,同比增長19.6%,壽險公司銀保渠道原保險保費收入427.25億元,同比增長18.9%,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銀保渠道總保費收入220.3億元,同比增長19.90%,新華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07.37億元,同比增長2.5%2022年一季度,新華人壽銀保渠道總保費212.41億元,同比增長25.7%相比之下,個險渠道保費收入427.93億元,同比下降5.3%
前海證券分析師倪華在研報中指出,從渠道角度看壽險發展,銀保渠道未來有望彌補個險作為銀行居民財富管理的主要金融產品代理機構,擁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和金融產品優勢,容易實現年金保險和養老保險的場景化營銷個險渠道低迷時,保險公司會加強銀保渠道建設,渠道規模和價值有望迎來高增長
銀保渠道除了彌補代理人流失導致的人身險業績下滑,對于新成立的人身險公司來說,也是實現全國分銷的手段之一。
東吳證券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部分中小保險公司通過手機銀行,銀行網點自助終端等方式,將其投保產品納入保險行業協會互聯網保險業務統計口徑這樣的操作,一方面可以避免銀保渠道的雙錄要求,降低銷售的復雜程度,另一方面也規避了原來保監會規定的同一家銀行網點只能與三家保險公司簽約
銀保合作需要轉型。
銀保渠道雖然能給保險公司帶來新動能,但短板也客觀存在。
有資深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指出,由于銀行的客戶需求以理財為主,目前銀保渠道主要銷售短期或一次性儲蓄保險這類產品結構單一,難以支撐公司構建持續保費增長的能力特別是現在已經回歸‘保險姓保’,未來將以養老,健康險為主,銀保渠道產品未來轉型壓力會比較大
保險公司對銀保渠道的掌握也弱于個險渠道這基本上是銀行的‘賣方市場’銷售業績的高,靠的是銀行和保險的合作,不僅僅是手續費的競爭,還有其他業務合作的競爭而對于銀行來說,從代理業務轉向自營業務只是時間問題未來銀行系保險公司在銀行渠道的占比會越來越大,這對依賴銀保渠道的中小保險公司不利他說
對此,各保險公司在加強銀保渠道建設的同時,也在謀求銀保渠道轉型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平安率先將平安銀行原有的理財業務與銀保業務掛鉤,打造了一支兼具專業和創業特色的平安銀行家隊伍通過產品+生態的橫向體系,以健康,養生,信托等產品組合提升客戶全方位配置需求,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在產品方面,由于增加的終身壽險消耗資本少,能對保險公司做出正的價值貢獻,逐漸成為銀保渠道的絕對主力產品根據中投公司非銀分析師趙冉發布的研究報告,終身價值率的提升幅度預計在40%左右,這將提振各公司的新業務價值和首年保費水平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