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肅天隴鐵路公司建設、中鐵城投牽頭實施的天隴鐵路I標,中鐵二局承建的天隴鐵路柳林隧道斜井在近日完成挑頂施工任務,至此,柳林隧道輔助坑道已全部轉入正洞施工階段,為該隧道早日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隴鐵路本線新建正線全長208.207公里,其中橋隧比89.88%。除橋隧占比高、投資大以外,沿線地質地貌復雜,滑坡、高地應力等地質問題突出,且兩次翻越秦嶺,最高海拔高差達1200多米等問題,均給天隴鐵路建設帶來諸多現實困難。
柳林隧道也是其中一塊“難啃的骨頭”。該隧道全長15152米,為單洞單線特長隧道,該隧址位于秦嶺中山區,地層巖性較復雜,構造作用強烈,地質災害較發育,最大埋深約為422米,施工風險較高。且隧道洞身位于中等富水段,最大涌水量高達20462立方米/天,相當于12個標準游泳池的蓄水量,沿線分布有國家級森林公園、一級水源保護地,環境保護要求等級高,施工存在較大難度。
“柳林隧道斜井轉正洞交叉段結構特殊,圍巖受力復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其次,柳林隧道設置‘斜井+橫洞’2個輔助坑道,就是為了轉入正洞后大小里程段雙向同時掘進,這樣施工效率也會大大提升。”中鐵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負責人黃化說。
為按期到達斜井挑頂里程段,該項目管理團隊始終堅持“短進尺、弱爆破、管超前、強支護、勤量測、嚴注漿”的科學方法,狠抓工序卡控,工序寫實,分析壓縮各工序時間,保障工序銜接零延時,不斷優化施工工藝,堅持落實“領導帶班制、管理旁站制、班前講話制”等制度,全體參建人員勠力同心、攻堅克難,圓滿完成柳林隧道斜井開挖支護1364米并轉入正洞施工既定目標。
據中鐵二局天隴鐵路Ⅰ標四分部黨支部書記楊清寶介紹,該項目始終踐行“兩山”理念,隧道開挖緊扣“最小的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原則,并將環境保護納入施工方案,夯實環保基礎性工作,積極探索在建設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建設新思路,“隴上江南”綠色生態屏障持續筑牢,實現了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的有效平衡。
同時,為保護沿線生態環境,該項目部還在棄渣場選址、堆置方式上,遠離水源保護地及不占用永久性耕地,引進污水處理設備對隧道涌水、施工廢水及生活用水進行處理凈化,規范全線取棄土場施工,設置碎石加工場,最大程度重復利用隧道洞渣,減少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讓綠水青山繼續潤澤隴原民眾。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